說到湖北美食,武漢是被提及最多的城市。但是驅車前往200多公里外的荊州,那裡卻有另外一片「食」外桃源。
當你與一個荊州人談論美食時,他們總是能立馬打開話匣子,隨口就把家附近的麵館、飯館報了個遍,末了還常常感慨,如果《舌尖上的中國》拍我們好吃的東西一定不會輸給任何地方。
「那為什麼你們不火呢?」
「因為,因為……大家有心思吃沒心思搞!」
既然本地人不屑於宣傳自己,那咱們話不多說,直接點菜,讓味道說話吧!
荊州古城
說起荊州,外地人最熟悉的應該還是《三國演義》:劉備借荊州——有借無還。但事實上,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楚國時期,就已經為這個坐落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上的古城奠定了美食基礎。
《淮南子·齊俗訓》記載: 「荊吳芬馨」,楚人製作的飲食菜肴被列為當世的「珍味」。《史記·貨殖列傳》稱楚越之地 「飯稻羹魚」,稻和魚是楚人食料的主體。
01 | 魚糕
提到魚,魚糕一定是每個荊州人想念家鄉時的第一口。傳說舜帝攜女英、娥皇二妃南巡,過江陵(荊州)一帶時,娥皇困頓成疾,喉嚨腫痛,想要吃魚但又討厭魚刺,於是女英在當地一漁民的指導下,融入自己的廚藝,為娥皇製成魚糕。
吃魚不見魚,無需挑刺吐刺,細膩的味道是其他魚宴都無法比擬的。
在荊州當地,請客擺席的當家菜非它莫屬,所以魚糕又叫頭菜、三鮮頭菜、闔家歡。以魚糕為主,加上豬肝、腰花、肚類等三鮮,輔以黃花菜、黑木耳、玉蘭片等配料,濃汁勾芡,色澤誘人,質軟滋味層層遞進,嫩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