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沒有發現,商場裡的美食廣場通常只要打上「日本人氣推薦」、「東京必吃打卡」等一系列的關鍵字,就能吸引一眾青年擱那兒排!長!隊!
真·可以說日本是亞洲甜點的風向標。
1日式甜點的魅力點
那如此高的「引流能力」緣何發生在日式甜點身上呢?
簡單來說,對了我們的「胃口」。
日式甜點既包含著法式甜點高雅浪漫的特色,又融入了本土樸實溫馨的風格。
具體表現為:
°口感上輕盈柔軟適合亞洲人的咀嚼機能,並且調整了甜度,深入掌握了亞洲人嗜甜的標準區間。
°而外形上雖不過分強調法甜那股子奢華美豔的勁兒,但又不失可愛與治癒的感覺。
°複雜工序的縮減,製作上也相對更容易一些。
°即便是包裝上也大多走的是簡約精緻美或是融入了日式和風元素,更貼近本地的喜好。
總之,整體散發著日本人一直以來追求的自然舒適之感。
2日式甜點的經典品
近段時間,剛好是草莓季。
這不禁讓我想到了,在日式經典甜點之中,草莓蛋糕可謂擁有著數一數二的地位。
紅白相間、水潤清甜、爽口綿軟……無一不在印證著日式甜點的魅力。
運用應季水果甜點天然的甜味,不僅是中和產品甜度的最佳拍檔,同時也契合了現如今極簡風的潮流趨勢,省去了一大筆「精雕細琢」的裝飾時間。
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可以品嘗到每個季節的鮮美之味,在構思新產品時也更容易抓穩消費者的喜好。
3日本的匠人精神
每當我們說起日本,總是免不了要說到他們的「匠人精神」。
自「西化」興起之後,進入更高學府學習或者出國研修,通常來說會是優秀糕點師的夢想。仰仗著這份對於美味的執著,日本誕生了許多職人冠軍和烘焙大師。
在優秀的技術或產品上進行改良,融入日本元素,貼合大眾口味,日積月累,也成了一種「日法技藝融合」的獨特甜點文化。
4告別甜點基礎款
在日本聽到菅又亮輔,這四個字,毋庸置疑等於品質的保障。
*菅又亮輔,26歲便遠赴法國修習,期間任職多家蛋糕店,培養出對於法式甜點獨到的技術與創意。
歸國後先後於「Pierre Hermé Salon de Thé」、「D’eux Patisserie Cafe」任職,後來以無固定店家方式進行了兩年的甜點烘焙工作。終於在2015年開了「Ryoura」。
日本的NHK電視臺,可以經常看到他的節目。各大咖啡甜點雜誌的甜品特輯裡,也時常能找到Ryoura的新品。
我相信,很多去到東京不論是修習還是旅遊的人,基本都會到訪過「Ryoura」。
畢竟追隨著點評軟體打卡的我們,點開日本版大眾點評Tabelog,看到3。92的高分,不心動是不可能的。
來看看真情實感的評價: